Your cart

Close

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.

Login

Close

能作

 株式会社 能作

在大正5年(西曆1916年),於高岡之地開始了鑄造物品的製造。

加熱金屬材料,使它成為液體狀,把它倒進模裡,再經過急凍,讓它變成為理想中的形狀;這個工序,我們稱之為鑄造。從倒模中取出來的成品,則稱之為鑄物。

創業初時,能作主要製造佛具、茶道具和花瓶等,但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,人們對上述物品的需求逐漸減少。

 

因此,能作開始嘗試應用傳統工藝品的高岡桐器的鑄造和加工技術,以及於2000年開始著手研究鈴鐺和風鈴等黃銅製室內雜貨的開發。

剛開始時,能作因本身是鑄物生產商而無法穩定銷路,陷入了苦戰。但後來透過積極參加展示會等,知名度得以大大提高。

晶瑩剔透般表面平滑的風鈴,成為了能作的人氣商品。

 

之後,為了回應客人「想要金屬製的食物器皿」的建議,所以能作開始研發使用抗菌性較高的錫製造而成的錫器。

活用了錫柔韌度高的特性,「能屈曲的KAGO系列」等,能作的招牌商品紛紛面世。

近年,能作亦開始著手開發製造燈飾、藝術品、建築用的金屬製品、醫療器材等,挑戰不同領域的製造。

 

一代接一代,傳承下來的精密鑄造技術和優秀的智慧、傳統、精神。

能作之後亦會一邊繼承前人的技術,一邊繼續追求能最大限度活用素材的設計,目標成為受高岡之地的人們所愛戴、值得引以為傲的鑄造業。

 

 「能」更好地製造更好的鑄物(作)

承傳了高岡銅器傳統的鑄物生產商,能作。高岡銅器,是原型師先造好銅器的雛型的造型,然後把它轉移至以沙子造成的鑄模。

然後,把已溶解的銅倒進鑄型裡,脫掉鑄模後,經過研磨、上色、彫刻、鑲嵌等工序,再收尾後才大功告成了。

各個工序都被分開由專人負責,哪一項都需要十分卓越的技術。能作就是這樣,一邊繼承傳統鑄造技術,一邊著手研發新的素材、新的技術和新的商品。

 

 能作的鑄造技術

能作以生型鑄造法為中心,分別使用自硬性鑄造法、失蠟鑄造法、獨有的矽膠鑄造法等的技術和素材,明確訂立了多品種少量生產體制。

以在過去培養出來的精密技術為基礎,同時亦積極導入NC加工和3D印刷等加工方法。

 

通過工匠纖細的人工製作和機械化的量產並重,能作得以實行快速而細膩的製作體制。

從策劃開始,到製造過程,生產體制貫徹始終,為了能夠穩定提供高品質的商品而不斷努力。

 

 需要熟練技術的「生型鑄造法」

這是在鑄型用的沙子中混入少量的水分和黏土,搓揉至成型的方法。

與其他的鑄造法不同,因為鑄造前沒有加熱鑄型和沒有進行藥品處理,所以被稱為「生型鑄造法」。

 

在能作,從以前製造高岡銅器時便開始沿用這個方法,製作了不少商品。鑄物的沙子只是用作搓揉工序,脆弱而容易崩壞,所以很考驗工匠的技術是否熟練。

再加上,在沙粒的數量和氣溫的變化等條件之下,會造出每一個外型都不盡相同的鑄物,這亦是「生型鑄造法」的特徵

 

 生型鑄造工程

1. 製造與成品相同形狀的木模,封上金框防止沙子漏走。

2. 在木模的四周鋪上沙子,搓揉至成型。

3. 通過脫模,鑄型便完成了。

4. 把已溶掉的金屬倒進鑄型裡。

5. 金屬凝固後,把成品從鑄型中取出,撥走表面上的沙子。

6. 使用轆轤,一個接一個慢慢地造好原型。

7. 經過上色和研磨等工序後便完成。

 

 錫(すず)[錫100%]

僅次於金和銀的高價金屬──錫,擁有難以被酸化,抗菌作用強勁等特性。

錫擁有悠長歷史,被推測早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,古代埃及皇族曾經使用錫的道具,在日本的正倉院也有收藏錫製的寶物。

此外,從古流傳「錫器裡的水不會變壞」、「酒的雜味被消除掉,變得更加美味」等說法,所以錫器亦有被用作酒杯、茶杯等。能作的錫,純度100%。

 

一般情況下,為了方便加工,會加入其他的金屬材料使錫變硬,但能作並沒有這樣做。

純度100%的錫非常柔軟,雖然會因形狀和厚度而異,但用手便可以輕易地屈曲錫。

錫被屈曲時會發出一些高音,而這個錫的分子互相摩擦而成的聲音被稱為Tin Cry。雖然是金屬,卻觸感非常好的錫,請在生活的各種場合下好好享受一下吧!